企业增长困局下如何找到新赛道
站在今时今日企业竞争白热化的当口,你是否裹足不前,非常迷茫?明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业务增长却始终差强人意。流量红利的消逝,让市场竞争愈发残酷,曾经行之有效的业务模式与营销手段,如今却好似失灵了一般,难以再助力企业实现飞速发展。在这样的困境中,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在急切探寻:究竟怎样才能突破困局,找到新的增长路径呢?
作为一直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并且深度参与企业咨询服务的一员,我完全能理解面临困局的企业经营者们的焦虑。接下来,我将结合过去几年,尤其是去年帮助那些同样深陷困局,如今却已成功走出阴霾的客户的服务经验,为大家提供几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增长困局的思路,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数字化转型:开启降本增效新引擎
2025 年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来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根据埃森哲的研究,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平均运营成本能降低 23%。就拿笔者服务的一家中等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当他去年完成数字化转型后,在智能供应链系统的助力下,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了 15%;在引入自动化流程后,生产环节的人力成本减少了 30%。同时,生产效率提高了 26%,就像给企业发展装上了加速器。
企业要想实现数字化转型,得精心规划战略级的数字化路径。这其中包括商业模式重构,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要重新思考自己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方式。以零售巨头沃尔玛为例,他们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过去三年,线上平台销售额每年都增长 25%,成功突破了传统零售的增长瓶颈。
而且在数字化转型成功后,会为企业沉淀大量的数据资产,为企业积累的大量客户购买行为数据、产品生产数据等,经过深入分析,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从而推动组织从靠经验做决策,转变为靠数据做决策,帮助企业从经验决策过度到数据决策,全面提升决策准确率。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快速反应、精准布局。为了让 “数字化基因” 融入企业的每个角落。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像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这样的流程自动化工具,让这些工具自动完成重复、规律的工作任务,把人力解放出来,让员工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高价值的创新工作中。
二、全渠道营销:整合资源精准触达客户
如今正处于消费分级的节点,企业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全渠道营销体系势在必行。很多数据表明,采用全渠道营销策略的企业,客户留存率平均能提高 25% - 30%,销售额能增长 15% - 20%。就拿星巴克来说,它的线上 APP 不仅能让用户提前下单、线上支付,还能根据用户的消费记录推送个性化优惠活动。线下门店则注重营造舒适的消费环境,提供优质的咖啡和服务。通过和外卖平台合作,星巴克把咖啡送到了更多消费者手中。过去三年,星巴克会员数量增长了 50%,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全渠道营销做得好。
在全渠道营销过程中,巧妙利用 AI 技术分析用户行为,是实现个性化营销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 AI 算法,分析用户在各个渠道留下的行为数据,精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比如,笔者服务的一家美妆电商平台,我们帮他利用 AI 分析用户的浏览、购买记录,给用户推荐适合其肤质和喜好的化妆品,推荐转化率提高了 20%,有效增强了用户粘性,培养了用户忠诚度。
三、人才战略调整:构建人才供应链
现在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构建完善的人才供应链体系刻不容缓。领英的报告显示,提前规划人才储备的企业,关键岗位空缺时,平均 30 天就能完成招聘,而没规划的企业则需要 60 天以上,这中间的时间差,可能会影响企业项目的推进进度,甚至导致错失业务机会。
企业应该提前谋划人才储备,积极和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一点,我们的客户深圳远睿就做得很好,远睿通过和职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设立奖学金,吸引优秀学生加入。另外,重塑员工价值主张,为员工规划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也很重要。如果企业能做到新员工入职后,会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和晋升机会。并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像免费餐饮、健身设施等。这样做不但能吸引了更多的人才,且员工离职率也将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四、探索新兴产业:拥抱潜力巨大的新领域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互广预测,到 2028 年,数字经济规模将占全球 GDP 的 60% 以上。就像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成功后,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还催生了电池回收、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等一系列相关新兴产业。很多企业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行业高速增长。据统计,过去五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每年都增长 30%,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比如,我们的一家科技企业客户,在数字经济领域投入大量资金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算法,在智能安防、智能客服等领域广泛应用,企业营收实现了翻倍增长。
五、从多维度挖掘新赛道
市场维度
分析成熟市场时,和标杆或竞争对手对比,是找出提升市场占有率空间的有效方法。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苹果公司不断优化产品体验,从提升硬件性能,到优化软件系统流畅度,再到创新外观设计,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从 30% 稳步提升到 40%。
挖掘潜力市场,要根据销量(收入)增长率来确定是否调整目标以推动增长。像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过去五年增长率超过 30%,其中智能手表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成了很多企业布局的新领域。
探索空白市场,需要敏锐发现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机会,同时综合考虑资源投入的可行性。比如,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越来越重视,睡眠监测设备市场逐渐兴起,虽然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潜力巨大。
客户维度
深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关注价值客户的数量与份额,提供更优质服务或解决方案是关键。IBM 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为其量身打造云计算架构、数据存储和处理方案。合作过程中,IBM 还提供 7×24 小时的技术支持,确保客户系统稳定运行,使得客户续约率达到 80% 以上。
开拓新客户群,需要深入分析存量客户增长潜力,寻找与当前客户群体需求或特征不同的新客户。比如,我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客户,在巩固现有企业客户的基础上,发现小型创业团队对简单易用、价格实惠的自计账软件需求很大,于是针对性开发了一款云自记账软件,收费30元一个月,成功开拓了新的客户群体。
产品和解决方案维度
创新产品或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是企业开辟新赛道的重要途径。大疆创新推出消费级无人机,打破了无人机仅应用于专业领域的局限。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大疆不断优化无人机的拍摄功能、飞行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占据了全球 70% 以上的市场份额。
优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分析新产品收入占比和老产品增长率,合理调整产品组合。比如,我的客户远睿电子,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某款老产品虽然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但在特定地区仍有一定需求,于是对该产品进行针对性改进,延长了其生命周期,同时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电子产品,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业务的持续增长。
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维度
顺应时代潮流转型升级,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时,积极实现自身的升级转型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是当前的一大趋势,过去两年,我发现哪些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工厂的企业,一般生产效率都能提高了 30%以上,不良率降低了 20%以上。
扩大内需和国际合作维度
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旺盛的经济下行期,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关注国内消费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策略是企业的重要举措。以家电行业为例,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需求不断增加,家电企业加大对智能家电的研发和生产,推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舒适生活的追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开拓新市场是企业实现增长的重要途径。华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华为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本地化适应性,还拓展了市场份额,目前其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 50%。
最后,我们来谈谈晨光文具的破局之路,或许能给您提供一个第二增长曲线
晨光文具作为传统的文具企业,当它面临办公文具市场饱和、销量下滑的增长困境时,最先做的就是精准认识到困局所在,明白传统文具业务增长乏力,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于是果断决定通过创新寻找 “第二曲线”,开发了对公业务的办公直销业务。在开展办公直销业务时,晨光文具组建了专业的销售团队,深入了解企业客户的办公需求,为其提供一站式的办公文具解决方案,包括定制化的文具套餐、定期配送服务等。虽然办公直销业务利润相对低一些,但成功撑起了公司的整体营收。
同时,晨光文具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在供应链方面,双方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了库存的精准管理,降低了库存成本;在渠道拓展方面,借助京东庞大的线上销售平台,晨光文具的产品能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在市场营销方面,联合开展促销活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另外,晨光文具还注重持续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推出 “考试专用笔”“孔庙祈福考试笔” 等。在研发 “考试专用笔” 时,晨光文具针对考试场景,优化了笔的书写流畅度、墨水的速干性和笔尖的耐用性,满足了考生在考试中的特定需求。从财报来看,晨光文具开展新业务和合作后,营收增长率连续三年保持在 15% 以上,成功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最后,我想说增长困局虽然不好突破,但也不是没办法解决。只要我们积极去探索,通过数字化转型、全渠道营销、人才战略调整、探索新兴产业,以及从多维度挖掘机会,就一定能找到新赛道,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大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增长困局呢?又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
作者:送东风,互广营销(WWW.IAW.CN)联合创始人,智广智能化内容管理系统(IAWCMS)著作权人,一个在互联网营销行业深耕近20年的老炮,一个有实力也有能力帮助企业正向现金流实现产品或服务好卖的网络营销人。